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假期
【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】新农人李海山:种下“甜蜜桃” 收获“致富果”
来源:中国甘肃网     时间:2023-08-16 11:46:45

7月12日下午,“2023重走中国西北角”新疆线采访小分队来到了远近闻名的桃花村——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西凉州户村,村里道路宽敞,房屋井然有序的排列着,片片桃园郁郁葱葱,一眼望不到头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走进桃园,桃农们正在忙着将桃子进行装箱运输,旁边凉亭下还有来赏景的游客。见到我们的到来,一位身穿黑色印花外套、干净利落的西北汉子便丢下了手中的活,缓缓向我们走来,他就是西凉州户村的种桃大户、带头致富人、连任两届村主任的李海山。

李海山在接受采访侯志颖/摄

从餐桌到田野的创业转型

李海山离家很早,1999年7月,年仅十六岁的他在玛纳斯县凉州户学校初中毕业后,就去了离家一百多公里外的乌鲁木齐市烹饪学校学习烹饪技术。

刚回到家乡的李海山并没有直接选择回到西凉州户村,而是与姐夫在离家一百多公里外的乌鲁木齐市开了个餐厅,“虽然挣了不少钱,但忙起来不分白天黑夜,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。”经过反复思量,李海山决定放弃他干了11年的餐饮行业,回到自己生长的西凉州户村创业。

回村之后,李海山就承包了村里上百亩土地,种植玉米、棉花等农作物。他还购买了大型的玉米收割机,从事农机租赁。2013年,李海山还和农户们签订了种植葵花的协议,开始流转承包村民的土地进行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种植,但因为种植经验不足,葵花籽的品质不达标,所以收购的价格上不去,赔了十几万元,“创业哪会有一番风顺,有成功就有失败。”李海山淡然地说道。

种植桃子的收益要比其他单一作物高出30%

玛纳斯县凉州户镇地处天山丘陵地带与玛纳斯河交接处,玛纳斯河冲积扇南缘,地势南高北低,日照时间长,昼夜温差大,极宜瓜果种植。

种植葵花失败后,李海山也开始种桃。当时西凉州户村只有10户村民种植桃树,李海山的邻居池红霞、池红军姐弟就是其中之一,已有十几年的种桃经验,收益一直不错。凭借多年的经商经验,李海山敏锐的察觉出桃子种植业的商机,于是他也开始承包了20多亩土地用于大田种植桃树。

早上六点,太阳还没探出头,李海山一大家子人就开始在桃园忙碌,他们先是把通红的桃子放进桶里,然后再仔细地分到包装箱内,在此期间,前来园里赏景的、自采蟠桃的、购买蟠桃的人们也络驿不绝,整个桃园甚是热闹。

李海山果园中的桃子陈红/摄

由于西凉州户村上市的桃子色彩鲜艳,口感清甜,所以桃子的价格也在不断提高,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至10月中旬,这里产的桃子一直以每公斤20元价格销售,一亩地能收入6000~10000元。

甜蜜的桃子和可观的收入离不开桃农们的勤苦付出,“从每年的3月份就要进入桃园开始干活,一直要忙活到11月份。”北疆天气寒冷,秋季时桃农们要对桃树进行埋压、盖草席、铺大棚膜等保温工作,开春时还要对桃树进行拉枝、修枝、疏花、疏果等。

为了扩展销路,李海山每年还会去上海等地进行考察,每年都会有200余吨鲜桃远销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等10多个城市,年销售额达400余万元。

“种植桃子的收益要比其他单一作物高出30%。”通过种植桃树,村民的钱包越来越鼓了,日子也变得越来越好了!

“两季四节”融合农文旅发展

“西凉州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!”

从石河子市来旅游赏景的游客感叹道。如今西凉州户村新铺就的沥青道路纵横交错着,路两旁的绿化树也排列的楚楚有致,房屋也被白和灰两种颜色统一粉刷,整个村庄就像被大雨刚洗过一样,干净又明亮。

2021年,在李海山的带领下,村委会积极申报了12个乡村振兴建设项目。县政府投入资金4177.73万元,用于西凉州户村基础设施的完善,为了打造美丽乡村建设,李海山和村委会领导与“访惠聚”工作队带领村民们把村里的生活垃圾等进行了彻底的清理,让西凉州户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。

为了提高西凉州户村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,2022年,玛纳斯县投资590万元,在西凉州户村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桃园文化广场,“我们提倡的是‘春赏桃花,夏品鲜果’,通过乡村振兴项目,我们已经打响了‘两季四节’这样的口号。”

占地2000平方米的桃文化广场陈红/摄

“今年4月20号举办的第二届桃文化旅游节很是成功!”说到这,李海山提高了嗓门。“到了桃丰收节时,42个农户会把集中上市的桃子品种拿到桃广场进行展示和评比,我们主要评比的是谁种的桃子糖度高或者是谁种的好,如果均果是200克,那就看看谁种到了400克、450克,那这个桃农肯定在精细管理。”

目前西凉州户村不单单是举行桃文化旅游节,还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,不仅仅是种桃卖桃,而是以桃产业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。谈及对西凉州户村未来的期望,李海山说道:“我希望让老百姓们了解我们西凉州户村,让他们知道西凉州户村有这个桃产业桃文化,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我们西凉州户村!”

(作者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红、2021级本科生侯志颖、2020级本科生王倩;指导老师游中雪、闫瑞为昌吉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,指导老师韩亮、王晓红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)

标签:
相关推荐
最新推荐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